日前,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主办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总结交流会在渝中区举行,大会发布了《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区块链技术正与公共服务、实体经济等领域深度融合,各地以场景为牵引,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实体经济、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字孪生等多领域加速落地,激活发展新动力。
截至2023年12月,全国29个省市将发展区块链技术纳入地方“十四五”规划,共有3647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纳入国家备案,涵盖实体经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金融科技等重要领域。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主任董进介绍,我国多地加快推动将区块链技术融入政务服务应用的全过程,以“区块链+数据共享”服务模式,打造“无感”政务服务新范式。报告认为,我国区块链创新应用生态逐步完善,除较强的技术、产业基础外,还拥有人才优势。近年,人社部颁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3个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国内共有20余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区块链专业课程,为区块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报告指出,不过区块链应用还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监管困难等诸多难题。面向未来,应从技术、应用、产业层面,推动区块链向更广领域、更深场景渗透,由单一技术概念演变为承载用户信任和产业价值的可信协作网络,探索与元宇宙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
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